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
迎廣全新機殼風扇系列–北極星InWin Polaris
榮獲多項國際設計大獎殊榮,同時身為電腦機殼和周邊配備的創新領導者,迎廣科技今日推出全新北極星機殼風扇系列- Polaris。標準尺寸12公分的風扇共有 : Polaris單色發光版、Polaris RGB 版及外型和功能上升級的Polaris RGB 鋁質版,台灣設計團隊在傳統風扇上展現了創意和工藝的技術實力。 主打靜音效能的Polaris單色發光版,在轉速1280 R.P.M僅產生近於無聲的20.2dB(A),透過改良扇葉設計和動平衡校正,有效降低運轉時所產生的噪音,即使風扇產生最高轉速時,也能達到極低噪音干擾值。 此版本提供四種顏色(白、紅、藍、綠) 供消費者挑選,玩家可依據個人需求搭配不同色彩的風扇,由中心向外散發的六顆LED 燈光隨轉動的霧面扇葉向外延展,加上圓弧的透明框設計不僅提高整體風扇發光效果,組裝在系統內更能顯示對比的美感。四端的防震膠墊,可有效降低轉動時與機殼所產生的共振,穩定風扇安裝。 Polaris RGB 風扇可由RGB主機版軟體控制,讓風扇與整體機殼呈現同步動態發光效果,六顆LED燈光由中心向外均勻延伸,展現多彩有層次的燈光變化,玩家可隨個人喜好搭配出不同燈光組合。PWM技術也運用在Polaris RGB系列風扇上,隨主機板偵測環境溫度後,經由PWM 自動調節風扇轉速,有效達到散熱效果。另外,廣受好評的風扇獨家串接技術也運用在Polaris RGB 系列風扇上,使用者可輕鬆利用風扇線材組合出多種散熱模式,讓安裝簡易更整潔! 迎廣善於使用鋁元素,此次推出的風扇系列也巧妙的將鋁質融合拉絲工藝,週圍雷射雕刻In Win 標誌,並使用鑽切技術拋亮邊框,打造出沉穩卻不失亮眼的外框設計。另外,為了達成整體外觀的一致性並讓LED燈光由中心向外散發,扇葉設計採用電鍍手法,使扇葉呈現半透明的金屬質感。同樣的,Polaris RGB 鋁質風扇也搭配風扇串接技術,並能透過主機版軟體直接控制整體機殼一致性的燈光效果。 Polaris單色發光版將會與迎廣機殼搭配販售,另外Polaris RGB 版及RGB鋁框版將採雙包及單包方式售於各大通路。 Polaris單色發光版將會與迎廣機殼搭配販售,另外Polaris RGB 版及RGB鋁框版將採雙包及單包方式售於各大通路。 l 雙包價錢1190 元/ 含稅 l 單包價錢790元/含稅 若欲了解更多關於北極星(Polaris)風扇系列資訊,請於迎廣官方網站查詢: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現在要買顯示卡的話,傳統空冷顯示卡的確是不錯的選擇,三風扇空冷設計顯示卡已經是屬於極品,不過,若要更強大的效能,以及更安靜的散熱噪音,那麼搭載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水冷顯示卡,應該是更好的選擇。如果您是玩家級顯示卡的愛好者,也想要擁有一張具備水冷散熱的旗艦顯示卡,那一定不能錯過這張由MSI與CORSAIR合作推出的「水空冷複合散熱」設計,創新產品「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顯示卡。 隨著越來越多遊戲開始支援DX12,以及VR裝置開始導入遊戲市場,當今顯示卡必須要有更強的繪圖運算能力,才有辦法應付玩家日益增加的需求。除此之外,火熱已久的電競市場,依舊是顯示卡廠商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微星規劃了專為極限電競玩家所設計的GAMING Z/X系列,適合一般以及超頻玩家的ARMOR及ARMOR OC系列,和追求效能與靜音兼具的SEA HAWK系列。 以水冷搭配空冷為散熱模組的設計,對微星來說並不是第一次,去年GeForce GTX 980 Ti推出時,微星便與Corsair合作,以其Hydro系列H55一體式水冷模组搭配空冷渦輪風扇(額外一提,微星的GeForce GTX 960 2GD5就開始使用空冷渦輪風扇)來進行散熱的GeForce GTX 980Ti SEA HAWK。 這次所要介紹的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則是其最新產品,風罩換成了全黑色不透明並加上Corsair Logo搭配Carbon素材作為點綴,繪圖晶片則是搭載了NVIDIA GeForce GTX 1070,採用最新Pascal GP104核心架構、基礎核心時脈為1582MHz、boost時脈1771MHz,採用8GB GDDR5 8.0Gbps記憶體。散熱系統則是使用與GeForce GTX 980Ti SEA HAWK相同的Hydro系列H55水冷模组搭配空冷渦輪風扇,水冷模組採用封閉的一體式設計,雖然無法讓玩家自行更換水冷零組件,但也減少了安裝與維護的麻煩,讓更多不懂得水冷安裝的使用者也能使用水冷散熱系統。 受惠於水冷模組強大的散熱效能,讓這款顯示卡具備了一定的超頻能力,微星也貼心的為其設置了OC Mode、Gaming Mode和Silent Mode三種模式。以OC Mode為例,GPU基礎時脈來到了1607MHz、Boost後更可上看1797MHz,記憶體頻率也拉高到8108MHz,可以提供比一般GeForce GTX 1070顯示卡更高的3D效能。此外,PCB背部還使用了造型金屬強化背板,可以讓為了讓顯示卡更堅穩,不會在長期使用之下產生電路板板彎的情況,間接也讓散熱器與電路板能更加穩固。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ksArJhVng 請欣賞我們拍攝的實際安裝影片 在進行效能測試之前,先跟大家報告一下這次所使用的平台,因為平台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顯示卡的效能表現。所以我們選用了搭載Intel X99晶片組的主機板、處理器為Intel Core i7-5960X(預設模式,TurboBoost開啟)、記憶體為DDR4-2133 4GB x4(總容量為16GB)、Crucial M550 1TB SSD固態硬碟,並使用可提供1,275W電源輸出的Thermaltake Toughpower XT PLATINUM電源供應器。作業系統則是使用Windows 10 x64專業版中文版,驅動程式為NVIDIA GEFORCE GAME READY DRIVER正式版最新368.81(WHQL版本)。 根據微星官網資料顯示,這款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顯示卡具備一定的超頻能力,一般玩家可透過MSI GAMING APP來進行調整,提供了「OC Mode」繪圖核心時脈為1607MHz、記憶體頻率為8108MHz、Boost超頻時脈為1797MHz;「Gaming Mode」繪圖核心時脈為1582MHz、記憶體頻率為8010MHz、Boost超頻時脈為1771MHz;「Silent Mode」繪圖核心時脈為1506MHz、記憶體頻率為8010MHz、Boost超頻時脈為1683MHz。至於進階玩家,可以使用微星提供的Afterburner超頻軟體個別調整GPU電壓、GPU時脈、記憶體頻率、風扇等等,達成個人特別需求。不過這次的測試我們採用預設模式,沒有進行額外的超頻動作。 為了讓玩家全面性瞭解微星GTX 1070 SEA WAWKX顯示卡的效能,我們會先以最新版本的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來進行測試,以提供玩家最客觀的比較分數。 除了測試軟體3DMark Professional Edition外,我們也使用了GTA V(俠盜獵車手5)、Tom Clancy’s The Division(全境封鎖)、Tom Clancy’s Rainbox Six(虹彩六號)、HITMAN (刺客任務)、Ashes of the Singularity (奇點灰燼),以及Total War: WARHAMMER (全軍破敵:戰鎚)來進行測試。其中刺客任務、奇點灰燼、全軍破敵都支援DX12模式,因此這三款遊戲主要是測試微星GTX 1070 SEA WAWKX在DX12模式下的效能表現。同時,所有遊戲均會分別以Full HD(1920x1080)、2K(2560x1440)以及4K(3840x2160)三種解析度來進行測試,讓玩家可以更清楚瞭解該款顯示卡的能力。不過由於由於全軍破敵:戰鎚現為測試版,有時會無法正常切換解析度,因此部分成績缺列。 因為採用CORSAIR HYDRO一體式水空冷設計的關係,使得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的價格,比單一空冷的GTX 1070產品貴了差不多1,000元左右,光華商場原價屋和PChome 24h購物的實際銷售,一開始上市價格為17,990元,最新價格為15,990元。 不過玩家只要在8月8日前購買並上網登錄,即可獲得市價1,300元的鬥陣特工數位版等值點數卡。換算下來,反而比一般空冷GTX 1070還要便宜,還在觀望的你要趕快行動囉! 從前面的測試可以看出,結合Corsair的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效能表現不俗,不管是在一般測試軟體,或者遊戲性能上,完勝AMD Radeon RX 480,直接超越GeForce GTX 980,甚至逼近GeFore GTX 980 Ti,不愧是Pascal核心架構的第二把交椅(第一把交椅當然是 GTX 1080)。而散熱部分,最高溫只有49度,最低溫甚至只有30度的表現,是目前所有GTX 1070最頂尖的。眾合以上兩點,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作為新一代高階主力顯示卡代表,可說是當之無愧。保固部分,同樣享有原廠3年保固服務,且只要在購買後的一個月內至微星官網完成註冊,即可免費升級成4年保固服務。 整體來說,微星與海盜船聯名的這款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不只劃時代搭載水空冷,是張超讚的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還是靜音與效能兼具的頂尖之作! 廠商名稱:MSI -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3234-5599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Fractal Design Define S速寫開箱,玩家級水冷機殼新登場!
Define S是fractal design最新設計專門適用於水冷散熱的機殼,有Define S和Define S透明側版兩種版本。儘管外觀與Define R5極其相似,走簡潔、樸素風格,前面板沒有5.25吋開孔,電源開關、重置鈕、耳機麥克風以及2組USB 3.0埠同樣位於機身正上方;但是打開側版後就能發現,Define S內裝移除了所有5.25吋和3.5吋擴充架,為的就是可以適用多種不同規格的水冷散熱系統,從420(僅能安裝在機殼頂部)、360、240、140到120mm的水冷排與相關元件都能裝進這個僅45公分高的機身裡。 支援主機板規格:ATX、microATX、Mini-ITX 機身材直:SECC電鍍鋅鋼板,側版裝有隔音材料 風扇數量:最多可安裝9組(預裝2組) 硬碟空間:3.5吋 x3或2.5吋x5 CPU散熱器高度:18公分 支援顯示卡長度:43公分 電源供應器槽:標準ATX 尺寸(W x H x D):233x451x520mm 重量:9.1公斤 至於硬碟擴充空間,fractal design巧妙的將其隱藏到主機板的另一側,主機板拖盤正後方可安裝2組2.5吋SSD,而原本應該是安裝硬碟架拖盤的正後方,則安排了3組3.5吋硬碟機(也可安裝2.5吋SSD)的位置,且每個硬碟螺絲鎖孔上都備有防震減音橡膠墊,十分貼心。正因為少了硬碟擴充架的關係,讓整個機殼內部空間看起來相當寬廣,理論上應該連Extended ATX規格主機板都能裝得下,但因為硬碟架拖盤為了裝下3.5吋硬碟只好設計成往內隆起,造成的高低落差剛好會卡到寬度較寬的Extended ATX主機板,使得Define S僅能支援ATX尺寸以下的主機板。在整個安裝過程中,處處可以看到Fractal的用心,像是厚度達1.4mm的側版上還貼有隔音材質、機殼內外的手鎖螺絲都具防掉落設計、機殼內部的走線皆以整理好並用四組魔鬼氈束線綁起,且各個整線孔都鋪上了橡膠保護套,或是做了金屬摺邊,可同時預防玩家安裝時刮傷手和所有線材。 廠商名稱:fractal design - 福瑞多科技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698-2199 廠商網址:www.fractal-design.com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酷碼Cooler Master Seidon 120V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水冷散熱中的物超所值之選!
酷碼用打壞市場行情的售價,為散熱器市場引爆另一場價格戰,推出入門款Cooler Master Seidon 120V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挑戰市場最低價,實際賣場行情僅為1,490元,甚至還有更便宜的,網購最低報價到1,390元,原價屋現在也在特惠價1,350元,沒錯,您沒有看錯,1,500元玩水冷有找,這樣的價格目前和第二便宜的水冷散熱器最少還有700元的價差,這對於散熱器產而言,有絕對的價格優勢,這樣的價格水準不只會破壞水冷散熱器的價格結構,對於空冷散熱器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原本已是殺成一遍紅海的散熱器市場,將會變得更加血腥,電腦玩家是否可在這場戰爭中成為最佳的受益者呢?請看看Cooler Master Seidon 120V水冷散熱器的表現。 水冷比空冷的好處在於,水有比空氣更好的壓制能力,簡單來說,散熱效果理論上會比空冷好一點,加上近年來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推出,全套整合式的設計,大大增加水冷安裝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不少玩家都更願意使用,但水冷的缺點就是價格普遍不便宜,基本都要兩千起跳,較高檔的就要破三千,有的甚至要價3,990元,接近四千大關,高貴的售價肯定讓許多有意玩水冷的使用者望之卻步,不過自從Cooler Master Seidon 120V推出後,為水冷市場投下一枚震撼彈,電腦賣場實際售價僅僅1,490元,不僅將冰冷的價格帶往下壓至兩千元之下,而且還是1,500元有找的行情,目前空冷散熱器的等級約可用1千和2千來區分低、中、高階產品,水冷的Seidon 120V約是在中階空冷的水準,打壞行情的破盤價讓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切入一般用戶的視野,為整個散熱器市場帶來不小的衝擊。 Cooler Master Seidon 120V為一體式設計的水冷散熱器,適用目前Intel和AMD處理器各種主流的規格,包含最新的Intel LGA 1150和AMD Socket AM3+ CPU,水冷頭配置有一個藍色LED燈,為銅底材質,內部採用微水道技術,有密集的銅片垂直佇立,提高散熱面積。Cooler Master Seidon和Nepton系列水冷馬達壽命長達70,000小時,耐用度還算不錯,水管使用較低吸水率的鐵氟龍材質,能幫助減少水冷液的散失,水冷排為鋁合金材質,配合12公分風扇,尺寸為標準大小,內建一個風扇,支援PWM轉速控制,可依據系統負載自動調整轉速,範圍為每分600 ~ 2,400轉,噪音為19 ~ 40 分貝(dBA),但耐用度沒有特別長,為40,000小時,產品保固則是和各家基本的年限一樣為2年。 安裝部分,風扇使用螺絲固定至水冷排,Intel和AMD共用一個強化底板,選擇你所要安裝平台,四個螺絲穿過強化底板,用扣具套住螺絲固定,再將強化底板從主機板底下穿上去,再用扣具將水冷頭扣上,鎖緊四顆螺絲就組裝完成,Intel LGA2011主機板因為已內建強化底板,只要將墊高的螺絲鎖上,用四顆螺絲鎖緊水冷頭扣具即可,整體安裝的程序不會太複雜。 測試方面,使用Intel Core-7 4770K四核心處理器搭配ASRock Z87 OC Formula/ac主機板,UEFI設定為主機板的預設值,以CPU預設的時脈運行,軟體以AIDA64 Extreme系統穩定性測試進行燒機,壓力測試項目除了硬碟外,CPU、FPU、cache、system memory和GPU皆勾選,用HWMonitor軟體監控CPU溫度和風扇轉速,燒機溫度以測試10分鐘後做記錄,待機則是在燒機結束5分鐘後做記錄,對照組則是用配有兩顆12公分風扇(600 – 1,800 RPM / PWM)的Cooler Master V4 GTS空冷散熱器(市場行情約2,300元)來比較。 從測試數據結果來看,兩者待機溫度都差不多,燒機時,水冷發揮較好的壓制力,最大溫度比空冷來得低,連最後穩定下來的溫度,Seidon 120V也較為優異,但因為單風扇轉速較高,燒機會有明顯的風扇噪音,不過整體而言,Seidon 120V散熱效果表現不俗,最便宜的水冷卻有和中、高階空冷比拼的實力,C/P值相當不錯。 廠商名稱:Cooler Master - 酷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2225-3517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曜越Thermaltake Water Pro 3.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優異散熱效能擁有強大散熱實力!
電腦要玩超頻,首超的就是處理器。處理器超頻,立刻可以感受到效能的提升,而要玩超頻,除了要買一顆體質良好,身強體壯可以超頻的處理器,就是要買一顆強大的散熱器,一般玩的是空冷,最強大的就是大型塔式散熱器,再厲害一點的玩家,會玩水冷,不過這可就要真空夫,得要自己組裝,最強的則是會玩液態氮,搞的是極限超頻。因應玩家的需求,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因應而生,不但方便組裝,而且可以分成單風扇、雙風扇、三風扇散熱排版本,需要看機殼來做搭配,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把機殼內的廢熱,給抽離帶到機殼外,強化處理器的散熱效能,進而實現強大的處理器超頻能力。 曜越的一體是水冷從先前的Bigwater A80到Water 2.0,本次送測的是最新的Water 3.0,Water 3.0是由水冷代工大廠Asetek代工生產,而在整體規格比較部分,Water 3.0與2.0比較起來,以簡單易懂的描述就是更省電、更安靜以及散熱效果更好。 Water 3.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共有低、中、高、旗艦共四種不同的等級,低階為Water 3.0 Performer,中階為Water 3.0 Pro,高階為Water 3.0 Extreme,旗艦為Water 3.0 Ultimate,皆為可對應Intel與AMD全系列處理器設計,附贈各種腳位處理器的扣具,Water 3.0 Performer與Water 3.0 Pro的水冷排為標準12CM風扇設計,Water 3.0 Extreme為大型24CM雙風扇設計,Water 3.0 Ultimate為超大型36CM三風扇設計,四款Water 3.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安裝上都相當簡單。 只要機殼能對應,就能安裝。由於水冷頭上面在出廠就已經附有散熱膏,因此,只需要選擇處理器扣具,就可以輕鬆安裝完成水冷頭,接著只要把水冷排安裝上機殼的12CM、24CM、36CM風扇位置,接上風扇的電源線,就完成了整個一 體式水冷散熱器的安裝。 Water Pro 3.0與另一款Water 3.0 Performer相比,除了Pro的散熱排較厚外,以及搭載雙風扇外,其餘硬體規格並無太大的差異。Water 3.0採用的是圓形水冷頭,銅底設計,設計較為陽春,並無額外的電源輸出或是控制IC設計;水冷管採用橡膠材質,長度為32.6公分,散熱排使用鋁材質製造,風扇電源為4 pin的PWM設計,原廠內附一條PWM分接線,可安裝於主機板的PWM插座上,讓主機板調控風扇運作的速度,最大轉數可來到2000RPM,Water 3.0搭配的風扇在扇葉設計上加入波浪造型,最大風量為99 CFM,比2.0系列提供的81.32 CFM來得高,而噪音部分,3.0的最大噪音僅20 dBA,也低於2.0的27.36 dBA,曜越原廠提供2年產品保固。 首次安裝時需要花較多時間在組裝扣具上,Water Pro 3.0小零件較多,由於LGA 1150與LGA 2011採用相同的零件,僅在安裝方向有所不同,因此玩家必須要注意安裝方向,避免出現扣具與鎖孔無法對齊的情況,以扣具組裝而言,Water Pro 3.0雖然具備手轉螺絲設計,但組裝步驟較為複雜。 在水冷運作方面,Water Pro 3.0透過分接線設計,兩個風扇皆可連接PWM訊號控制,不過前方風扇將容易受到後方風扇的影響,形成較大的運轉噪音,由於Water 3.0 Pro沒有專屬程式,因此使用者也無法從系統當中動態調控風扇轉速,建議原廠增加可調變的實體旋扭,以便降低風扇全速運轉時的噪音。 要玩超頻,傳統塔式散熱器固然很強,但卻無法把機殼內的廢熱給帶走,而傳統水冷過於麻煩,因此要玩可不容易,新型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則解決了這個問題,帶來了強大的散熱能力,又能帶走機殼內的廢熱,還擁有靜音運作表現,可以說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才是王道。PCDIY!這次專訪曜越科技,看見了一家對於散熱器用心的品牌,也看到了一群對散熱器執著的台灣人,也把這樣用心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介紹給大家。 廠商名稱:Thermaltake - 曜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797-5788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Thermalright SilverArrow IB-E Extreme空冷散熱器速寫開箱,空氣散熱巨獸新登場!
Thermalright(利民)SilverArrow IB-E Extreme是SilverArrow SB-E Extreme的改良版,主要的差異在散熱鰭片造型做了修正,以相容顯示卡插槽在第一個位置的主機板。SilverArrow IB-E Extreme是一款頂級的散熱器,相容Intel平台LGA 775 / 1150 / 1155 / 1156 / 1366 / 2011腳位,AMD平台 AM2 / AM2+ / AM3 / AM3+ / FM 1 / FM2腳位,適用性廣泛。散熱器本體尺寸為154 x 103 x 163 mm,重量750公克,鍍鎳純銅底座可防止氧化和增加耐用度,熱導管直徑為6mm,數量多達8根,兩組散熱鰭片各有45片。 散熱器需要使用強化背板安裝,可加強固定效果,但由於小零件不少,安裝程序較多,同時需注意風扇得在散熱器裝上主機板後才能扣上。隨附配件包含有1公克容量的散熱膏,兩個風扇的紅橘配色搶眼,尺寸為152 x 140 x 26.5 mm,重量170公克,支援PWM轉速控制,轉速為600~2,500RPM,噪音值為21~45dBA,風流為31.4~130CFM,使用兩根鐵絲扣具分別掛在散熱器中間和側邊,若主機板有支援的話,兩個風扇各自獨立的4Pin電源線可直接插在主機板上,否則需使用Y字電源合併,除了插一個4Pin插頭外,還需使用一個大4Pin接頭的電力才能運轉,而且整條風扇電線也會變得比較長。 散熱器材質:銅底鋁鰭鍍鎳 散熱器尺寸:154 x 103 x 163 mm 熱導管:直徑6mm x 8 散熱器重量:750公克 風扇尺寸:152 x 140 x 26.5 mm x 2 風扇轉速:600~2500RPM(PWM轉速控制) 風扇重量:170公克 市場行情:2,990元 使用上,雖然尺寸較大,但現在主機板的空間都有特別經過設計,並不會卡到MOSFET散熱片、記憶體或顯示卡,唯一比較需注意的是16.3公分的高度,機殼要大一點才行。實測方面,Core i7-4790K預設4 GHz和超頻4.6GHz的燒機溫度分別為55~60度和69~76度,待機溫度皆能在30度下,散熱表現優異。 廠商名稱:利民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663-663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
安耐美Enermax LIQTECH 120X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兼具超靜音與強散熱的精品級散熱器!
Enermax是保銳科技旗下品牌,LIQTECH 120X是比自家LIQMAX 120S定位更高階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因此功能與效能也都更好。首先在水冷頭部分,改用鋁合金材質,散熱性更好,銅底散熱片同樣具備獨家SCT分流以及精密微通道設計,可增加水流接觸面積。水汞採用陶瓷軸承轉速2500rpm,MTBF五萬小時,散熱排的厚度增厚為43MM,加上散熱鰭片排列改為更密集的無縫結構,所以散熱效果當然也更好,不過重量上也變得比較重。 風扇使用的是高風壓的強力風扇,最大氣流量高達111CFM,此產品內附兩個風扇,可選擇使用單風扇或雙風扇加強散熱。風扇葉片採用專利可拆卸式設計,日後要清潔時也很方便。具備三段式轉速調整功能,但因為調整開關位於風扇內側,將散熱器安裝在機殼內之後,以後如果要再調整就非常不方便。希望日後推出的新產品能加入以數位軟體調整轉速的功能或提供手動轉速控制器,這樣會更方便玩家調整風扇轉速。 此款散熱器所使用的水管材質是聚醯胺(PA)橡膠管材質,彎曲性更好,不用擔心會因強力折壓而產生破裂與漏水問題,所以更容易安裝與調整管線位置。但若要使用雙風扇要特別注意機殼空間是否足夠,以及雙風扇運轉時所產生的音量是否能接受。此次測試,編輯使用LGA 2011平台,處理器則為Intel Core i7 4960X,使用雙風扇並將風扇轉速調整為600~2500 rpm,燒機測試時,CPU溫度平均在50度以下,效能表現不錯。因為CPU溫度不高,因此風扇轉速僅在1750rpm左右,若將轉速拉高則再降低CPU溫度。 廠商名稱:Enermax - 安耐美 - 保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316-1675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Case / Power / 機殼 / 電源供應器 / 電競機殼電源】: →更多的【PCDIY! CPU Cooler / 空冷 / 水冷 / AIO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 風扇】: →更多的【PCDIY! 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更多的【PCDIY! Monitor / 顯示器 / 電競螢幕 / 投影機 / 電視機 / 螢幕架】: →更多的【PCDIY!八卦】: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賣場情報】:
最多人點閱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MSI RTX 2080 Super Sea Hawk X顯示卡實測開箱,獨立水冷散熱雙重冷卻、效能溫度兼顧!
- 酷碼Cooler Master Seidon 120V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水冷散熱中的物超所值之選!
- 曜越Thermaltake Water Pro 3.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優異散熱效能擁有強大散熱實力!
- 「AMD Ryzen 9 3950X v.s. Intel Core i9-9900KS處理器」效能評測,feat. 美商恩傑 NZXT 280mm水冷散熱器
- 美商恩傑 NZXT KRAKEN Z73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巨大圓形液晶螢幕 點綴實用的創意風格!
- ENERMAX LIQTECH TR4 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測開箱,AMD Ryzen Threadripper與EPYC的絕靜解熱神器!
- TUF Gaming LC 240 ARGB一體式水冷式散熱器實測開箱,電競風格超強散熱戰鬥力!
- Thermalright SilverArrow IB-E Extreme空冷散熱器速寫開箱,空氣散熱巨獸新登場!
- Fractal Design Define S速寫開箱,玩家級水冷機殼新登場!
- 華碩ROG Crosshair VIII Formula主機板應用大作戰,組裝更親和,賦予頂級水冷、超頻、燈效新體驗!
- 大跳水!「LCD 液晶螢幕 水冷」CPU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兩千元 有找」,利民「索摩樂 Thermalright Frozen Warframe 360 BLACK 寒冰裝甲」殺很大 報價 台幣 1,999 元 有找!